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
Question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說到達賴,不能不涉及藏佛教中的活佛及其轉世制度?;罘?,是藏傳佛教中最高級的僧侶?!盎罘稹?,顧名思義,就是活在當今世上的佛?;罘疝D世,源于佛教的三身學說卻法身、報身、化身理論。佛祖釋加牟尼雖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圓寂,生身自然不可能還存留在今天,但其化身卻可隨機出現(xiàn),因而有了各種化身。正如《金光明經》所說:諸佛難思議,如來常住身,為利有情故,示現(xiàn)種種身。所以,佛能以化身投胎轉世,來到現(xiàn)實世界,濟世度人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608
金剛亥母,藏名稱“多吉帕姆”,意譯為豬頭女身,是藏傳佛教中著名的空行母,廣受崇奉。噶舉派認為她是修密宗時的秘密本尊,是上樂金剛的明妃。金剛亥母的形象比較特殊,有的是以明妃身份出現(xiàn),與上樂金剛作擁抱狀。還有作為單尊供奉,身體呈紅色,一面兩臂,面如妙齡少女,三目圓睜,鐐牙露齒。頭戴五骷髏冠,頭的側面有一個豬頭,這是金剛亥母比較空出的標志。身體呈三折枝式,細腰婀娜,全身無衣,項掛五十骷髏項鏈,右手持鋮刀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752
為護法神,多出現(xiàn)在蒙古地區(qū)的寺廟中。他與大持金剛的形象有所不同,多呈站姿態(tài),頭發(fā)像憤怒的獅子頭,上有倒豎起來的鬃毛,張著大嘴,表情兇惡,右手高舉金剛杵,左手托鈴,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項鏈,腰系虎皮裙,赤腳站在蓮花座上。也有憤怒相和寂靜相之別。憤怒相的金剛手多為雙身,寂靜相的金剛手多為菩薩裝,表情和悅,也是右手高舉金剛杵。金剛手菩薩雙身像-怒相慈悲相金剛手菩薩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745
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,是藏傳達室佛教尊奉的三大怙之一,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。餐有惡降魔的神通。造像多為憤怒相,表現(xiàn)為前腿弓,后腿伸的展立姿勢。色相為黑色,獅子頭形,頭戴五骷髏冠,頭發(fā)上揚,齜牙咧嘴,三目圓睜。身后披一張虎皮,脖子上還纏著一條蛇。右手高舉金剛杵,左手置于胸前。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本尊形象,表現(xiàn)為三頭六臂,呈站立姿,頭戴骷髏冠,齜牙咧嘴,三目圓睜。六只手或結?。恢虚g兩面三刀擁抱明妃,明妃左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600
密修本尊是藏傳達室佛像中最特殊的一類佛像,是藏 傳佛教尊奉的最重要的本尊。修習本尊是密教修行中的一個午要內容,修行者要選擇一位佛或者菩薩作為 本尊,請一位合格的上師為自己傳授灌頂和本尊的咒語、修行儀軌等,然后供奉本尊神像。密教修行的最高層次是無上瑜伽,無上瑜伽修習所依本尊就是密修本尊。在藏傳佛教里,具有代表性的密修本尊像有大威德金剛、上樂金剛、密集金剛、歡喜金剛、時輪金剛、金剛薩垂、四臂觀音等。密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585
阿底峽(982~1054),古印度佛學大師,藏傳佛教后弘期第一傳人,噶當派祖師。先后在西藏西部的中部地區(qū)傳法十三年,為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復興做出了重在貢獻。阿底峽,意為“殊勝”。原名月藏,法名燃燈吉祥智。東印度(今孟加拉國達卡地區(qū))薩霍爾王室出身。年輕的阿底峽厭倦了庸庸碌碌的世俗生活,決心尋求更高的精神生活,二十九歲時,毅然拋棄榮華富貴,出家修道。他先后拜許多印度著名大師為師,成為精通五明的很有聲望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694
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創(chuàng)始人.龍樹,梵名為Nāgārjuna,音譯那伽阿周陀那,“龍樹”是意譯。據《龍樹菩薩傳》說,因其生于樹下,后以龍成其道,故名“龍樹”。又稱“龍猛”、“龍勝”、“龍樹菩薩”。龍樹生平事亦載于《付法藏因緣傳》卷五、《佛祖統(tǒng)記》卷五、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十八、《龍樹菩薩傳》等佛書中,其中也有一些傳說成分。龍樹在3世紀時生于財印度,是婆羅門貴族子弟。他自幼穎悟,吠陀經典、天文、地理、圖緯 ...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794
白財神,藏傳佛教中的專職財神之一。顯著特征是以龍為坐騎,故又稱為“騎龍布祿金剛”。憤怒形象,頭戴五骷髏冠軍,紅發(fā),象征憤怒。有三只眼,張著血盆大嘴。左手持三叉戟,右手拿一根短棒,有時拿繩索,置于胸前。呈舒姿坐于龍身上。銅雕白財神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30點擊量:571